春耕在即,农事不待。从南到北,广袤的中国农村大地陆续开启了备耕生产的大幕。
与往年红红火火的“闹春耕”场景和气氛相比,今年春耕的基调不再是热闹和喜庆。疫情防控正处在关键时期,广大农村一方面要严格落实“不聚集、减少接触”的要求,一方面要抢农时、抓进度,做到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手抓、两不误、两推进。如何因地制宜、因时施策,考验着各地各部门的实战应对能力。
非常时期的春耕生产,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在农用物资供应、生产技术培训、土地流转、供销合同签订等领域,以往一些熟悉的操作办法不灵了。但是工作不容等,不能停,地方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作为生产组织者和服务者,面临更艰巨的任务和更多的责任,需要拿出更多的应变办法,解决农民所需、满足生产所需。比如要避免以防控疫情为由设卡设阻,为种子、化肥等春耕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确保如期、安全地送到广大农户手中;要保障农业生产者在安全前提下正常合理流动,让“菜篮子”、“米袋子”产品产得出、运得走、供得上。
非常时期的春耕生产,促进了农业服务转型升级。为适应疫情防控时期的农业生产工作,全国不少地方和部门在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工作方法。诸如利用手机APP办理贷款、购买农资、技术咨询培训,引导农户进行分散式、错峰作业,用“微物流”不见面方式输送农用物资等,既解决了当下之需,也为今后工作拓宽了思路。在黑龙江省北部的孙吴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技师李霞因为开通直播间给农户培训、普及科学种田知识成了当地“网红”,2月初以来有近万人次观看直播、答疑解惑4200余次、高峰时有1400多人关注,充分体现了当下所需。
疫情虽严峻,危中亦有机。今年的春耕虽然少了开耕的热闹,少了“串门”的乐呵,少了劳作间隙围聚举杯“解乏”的轻松惬意,但广大农村抢抓春耕生产的紧迫感没有减。疫情防控期间,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改进,也将助推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加速向前。非常时期,这个不“闹”的春耕里憋着一股越挫越勇的劲,这劲头正为赢得今年的农业丰收孕育着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