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通过广州市政府审批,并由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式公布实施。规划提出,在近36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规划居住人口约33.5万人,7大组团协同发展,打造高350米的站前地标建筑,对12个旧村将进行全面改造。与此同时,规划留出641万平方米的弹性用地,在后续供地和审批时,结合拟引入的产业类型和项目需求,确定具体的用地性质。
第四轮规划提出
建“世界上最好的火车站”
南站及周边地区范围东至东新高速和105国道,西至陈村水道,南至沙湾水道和象骏中学,北至陈村水道。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该地区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引领的创新型商务区这一主导功能,核心区应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筑高度。
总体规划指标方面,规划总用地面积35.9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27.11平方公里(含绿地5.05平方公里),非建设用地8.84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132.9万平方米,规划居住建筑面积1048万平方米,居住人口约33.5万人。产业建筑面积1774.9万平方米,含商业商务1133.9万平方米,弹性用地641万平方米。此外,公服、市政交通设施建筑面积310万平方米,共184处。总体路网密度8.69公里/平方公里,绿地总面积5.05平方公里,人均绿地面积15平方米/人。
广州南站于2010年1月投入使用,至今已10年,是华南地区最大的高铁枢纽站。旅客人数的急剧增加,与南站部分规划项目建设的滞后、以及前几轮规划预留空间不足之间形成矛盾,造成如今南站停车难、疏散慢、日益拥挤等问题。
《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是南站地区进行的第四轮规划,为南站地区提出了新的功能定位:
1、世界上最好的火车站,引导南站本体从第一代高铁站,向品质化、精细化、人性化的世界上最好的火车站转型。
2、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合作的门户枢纽,引导南站及周边地区从交通集散枢纽,向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要素全球配置的门户枢纽转型。
南站地区轨道交通图
规划9条轨道交通
4条直达干道
交通方面,本轮规划在南站地区规划了9条轨道交通,规划轨道线路总长38.2公里,共设站点16座,轨道站点覆盖率达到37.8%,核心区轨道交通站点覆盖率达到100%。9条轨道交通分别是:
3条城际轨道
- 广珠城际:广州南站-珠海;
- 广佛环城际:广州南站-金融城-白云机场-佛山西站-广州南站;
- 佛莞城际:佛山-广州南站-莞城。
4条地铁
- 2号线:嘉禾望岗-广州南站;
- 7号线:佛山北滘新城-广州南站-萝岗;
- 22号线:南沙客运港-广州南站-白鹅潭-白云机场;
- 佛山2号线:佛山西安站-广州南站。
2条有轨电车
- 南海新交通:广州南站-南海金融高新区;
- N2线:广州南站-大夫山-市桥-莲花山。
道路交通方面,构建4条南站与中心城区快速连接的直达干道,只需10~20分钟就能从南站直达市中心。
- 通道一:东新高速(已通)-环城高速(已通)-如意坊放射线(一期2.4公里将在2021年建成;二期5.9公里,规划中),总长18.7公里,需时12分钟;
- 通道二:东新高速(已通)-芳村大道南(已完成快速化改造,4.8公里)-洲头咀隧道(已通),13.8公里,需时10分钟;
- 通道三:东晓南放射线南延线(规划中,9.4公里)-东晓南放射线(已通)-东晓南高架(已通),15.5公里,需时12分钟;
- 通道四:G105,快速化改造,12.7公里-广州大道,快速化改造,19.5公里,需时20分钟。
同时延续原控规规划的放射路网骨架,加快10条放射性主干道建设,打造南站本体15分钟快速集散系统。同时南站地区建设16座公交站场,包括4座枢纽站和12座首未站;社会停车场11处,约6100个泊位。
南站与中心城区直达通道图
在核心区打造
350米站前地标建筑
空间布局方面,通过“放射线+环线”的路网结构,形成“1个核心区+7个功能组团”的多圈层、组团式空间布局。7个功能组团分别是:核心区、陈头岗、谢村、石壁、韦大、屏山、沙湾。规划提出,着力营造南站核心区的城市活力,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在核心区周边根据产业规划、土地整备、城市更新、生态保护要求,打造3个产业发展组团、3个综合服务组团和1个生态组团。
规划提出,要按照对历史文化高度负责的态度,统筹好沙湾组团内旧村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同时做好农林用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实施。规划与番禺区的旧村改造专项规划进行衔接,南站范围内12个旧村采用全面改造的方式,合作改造的模式;古坝东村、古坝西村和新洲村3个村采用微改造模式。
南站周边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规划提出,按组团开展精细化的城市设计,在组团总建筑面积和居住建筑面积(人口)不增加,绿地、公服和市政交通设施建筑面积、路网密度不减少,主干道路网和组团主导功能不调整的情况下,涉及具体地块指标和布局优化的,由规划部门按控规局部修正程序审批。此外,还提出弹性管控原则,在组团规划内对弹性地块的用地性质采用弹性管控,在后续供地和审批时,结合拟引入的产业类型和项目需求,确定具体的用地性质。
具体设计指引方面,对核心区、临飘峰山、陈村水道等建筑高度、面宽进行控制,形成“前低后高、错落有致”的丰富空间层次。对核心区内的站体及周边地块,以及商业商务的地块构建立体交通空间,在核心区打造350米站前地标建筑及沿中轴高端商务建筑形象,形成“多首层大堂”,并设置地下通道、二层连廊等。营造简洁有序的建筑第五立面,同时设置空中花园等。在后续城市设计和具体项目的设计方案中,要按照“站城一体,多出入口”和“人车分流,立体交通”的思路,加强南站枢纽与周边地区的便捷联系。